新的苏黎世美术馆将延伸原先的建筑,在苏黎世大教堂和大学之间打造其扩建部分。新苏黎世美术馆将成为瑞士最大的美术馆,包含了四个来自不同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分别为1910年建成的摩瑟大厦、1958年建成的普菲斯特大厦、1976年建成的米勒大厦,以及于2020年由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打造的美术馆扩建部分。这栋新的独立式建筑将向大众展示现代经典主义藏品、比勒作品集、临时展览和1960年后的艺术品。
在2007年发表的中央园区总体规划中,苏黎世美术馆和苏黎世剧院被放置在了海姆广场的东侧,以此形成了通往教育和艺术高地的城市入口。从这里看去,苏黎世大学的大型独立式建筑如珍珠般连成一排,向北延伸。
美术馆扩建的城市概念来自于对在广场北部边缘置放一个有着清晰棱角的几何体的设想。该建筑从场地北部于1842年建立的旧州立学校中汲取灵感,这一校园以其建筑的条理定义了城市框架。城市规划定义了两个新的室外空间,一个为四面由城市框架构成的南部城市广场,另一个则为让自然环境渗透入其中的北部新艺术花园。宽敞的入口大厅横跨了整栋建筑,以此在两个新城市空间之中建立了联系。大厅有着较高的通透性,因此它也成为了该美术馆与城市之间的公共连接。广场下方的访客通道连接了现有的美术馆和新筑的扩建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美术馆的整体。
美术馆建筑性的标识则为其传统石制立面,这也是美术馆本馆和苏黎世其他重要的公共建筑所有的特征。因此,扩建部分被嵌入到城市的建筑文化中,表达了对思想开放的社会的认同。新建筑通过使用当地的侏罗纪石灰石打造细长的垂直肋条,并将它们以一定的间隔固定在立面上,以此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让建筑的城市与文化背景与其现代风格结合。
其内部布局则是基于“屋中房”的概念。这一概念在房间的大小、朝向、建材和照明中得到了体现,以此赋予了每一个空间以其独特的个性,并创造出多样丰富的空间秩序。咖啡厅/酒吧、活动大厅、博物馆商店和博物馆教育服务等所有公共功能区都排布在了一层中央入口大厅的附近,而较高的两层则仅用于展示艺术品。大小各异的展览空间则有着稳重平和的材料质感和充足明媚的日照进入,一楼侧面以及二层的天窗都为建筑内部引入了足量的自然光线,并将艺术体验径直置于游客体验的中心。
译者:黄菁菲 Jingfei Huang